top of page
Anchor 8

課程介紹

 

設計課程

 

要做好設計有創意的設計吸引人的設計,真的不簡單,老師透過聊天的方式讓我們了解設計。

 

老師從最基礎的三視圖帶我們進入設計的世界,再來是如何思考,如何為自己的設計做一個完整的解釋說明,老師讓我們一起坐在他的工作室裡聊設計,那樣的空間環境下讓人減少了很多來自於「設計」的壓力,老師把課程變得輕鬆愉快,設計兩個自不但只是想法還要有成品,這樣的課程其實壓力大得讓人害怕 ,但老師能讓想做好設計的同學更想學設計。

 

—江羽珊

 

 

 

 

材創系設計課程從我們這一屆開始更改,轉為選修。

 

設計的範疇很廣,而南藝大的設計比較偏向「產品設計以及家具設計」,畢竟這是我們設計老師-正雄的專長。我們同時具備最基礎的手繪稿技巧(設計圖學),系上也有3D電腦繪圖跟模型製作等許多實做課可以選。

 

設計課可以用你任何擅長的材質作為作品模型的主軸,所以其實這跟系上所有材質課室不衝突的,唯有設計比較要求的便是:1.外型 2.實用性 3.準確的尺寸,與創作不同。

 

至於對材質結合設計,有興趣的學弟妹,可以進來體會。

 

—彭薇

 

 

 

 

材質創作與設計其實不僅僅只針對材質方面做專攻,在設計方面也有我們的專業,我們所學的設計主要是「產品設計」,如果你跟我一樣又興趣?不妨嘗試走出自己的風格創立自己獨特的設計品牌!

 

這裡的老師人很好,他是鄭正雄老師,你可以把他當成你的朋友,隨時隨地跟他討論,多討論多從他身上學習他的經驗,我相信這對學習很有幫助的,能遇到一個願意將她所學所經歷的東西全部交給你的老師沒有幾個!

 

他就是這麼一個老師,如果你臉皮不夠厚,不敢再全班面前舉手發問,那就私底下到他的工作室聊聊泡泡茶,你可以從中得到你想要的,也可以啟發你的靈感來源,靈感通常都是一個瞬間,或是一個正常不起眼的舉動所觸發,我相信「設計」是需要多累積多討論才會有經驗知道現在的需求是捨麼?

 

進入南藝的設計領域,你也會有不同其他專攻設計學校的感受與思路。

 

—陳錦儒

 

 

 

 

大一 - 創作基礎課:

透過此課程可以快速了解到各種材質的特色與如何掌握材質的特性去創造出自己的作品。並且能學到布展、展示...等等展覽場知識。

 

基礎材質課:利用上下學期讓新生體驗四大主材質(木工、金工、陶瓷及纖維)的基礎知識與運用,並且可以讓新生了解自己的趣向,並在大二時可以選擇。

 

大二 - 進階創作課:

修正以及消化自己在大一所學的,使大二時可以更加運用得當。進階進階材質課:上下學期各選一種材質為自行想要的主修,更加深入的運用。

 

金工、陶瓷、纖維、木工、設計的進階課程:可以自行擇想要增進的各種課程,在進階材質可所選的材質外的課程也都可以選擇。在這些課程內可以增進自己的技能,並且一定要死命的一直向老師們詢問,老師們都很好的,只要有疑問問了就可以得到答案,這樣可以進步更快速。

 

基礎電腦繪圖:上學期的製圖課程可以學到三視圖的標法.畫法,這對於想要使用3D繪圖軟體有很大的幫助,可以訓練自己的腦袋把平面的東西轉換成立體的或是立體的東西轉換成平面

 

產品設計課:能學習到如何做產品的設計,如何去滿足需求而設計;如何做介紹自行產品的表版及PT。生活上各式各樣的東西都可以變為設計的來源,並且也會學到如何把自行設計的東西以自身的力量去實踐,間接地學會聯絡廠商等等事情。

 

—王藝霖

 

 

 

 

記得大一上過正雄的製圖課,雖然當時覺得上墨都暈開很挫折,但是如果對設計課程有興趣的話,製圖真的是很基本也很實用的一堂課,尤其是"三視圖"超級無敵重要一定要好好學!

 

再來就是Rhino,透過3D圖可以迅速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設計理念,在表版的製作上也是很重要的一部份,雖然在南藝學習設計與其他工業設計系相較之下比較困難,因為我們還有其他的創作課程,不完全是設計科系,但或許也因為如此,南藝的學生與其他工業設計系的學生才會有所不同!

 

—吳毓凌

 

 

 

 

在南藝裡所學的設計,主要都是實戰經驗,老師會要求我們找一個設計比賽來參加,作為一次評圖,一學期評圖幾次也就有幾次參加比賽的經驗,每一次的參賽都要和老師做一對一討論,首先對每個人的設計草圖做修改,光是這階段就會花費許多時間,然而在這段過程學到的也是最多的,在製作階段往往只需要的是技術的熟練,在前期討論過程才是設計精隨所在,而老師也藉由比賽提高設計案例的真實感,激發我們在這經驗中成長的最大值。

 

—陳威宏

 

 

 

 

是一個需要用另一個腦袋思考的

一個需要用很多精神在上面的

一個需要用臨時的創意去發想的

是什麼

讓人精神分裂?

是什麼

讓物件必須幾何?

是什麼

讓我們生活變得便利?

我們思考玩具,動物,不方便的小事

就是為了這堂

設計

 

—傅筠淇

 

 

 

© 2015 by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第七屆系展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