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Anchor 11

材質課程

 

 

 

 

 

 

 

 

 

 

 

 

陶瓷

 

今天將由工作室老學長來與大家介紹陶瓷,陶瓷是什麼呢?

 

陶瓷未進化前其實就是土(廢話),經過高速真空渦輪技術粹取的具有黏性且好塑型的土,在創作上擁有高度的黏力,只要再適度溼度給予一些刀花,就像是組織液可以快速黏著不掉落,而且不留疤喔!聽到這裡是不是覺得陶瓷是一個很有自由度的材質呀!

 

但是如果乾溼度掌控不佳,硬是要他長高長壯,絕對不要給小孩吃太多,長大它會跟你搞分裂,它會裂給你看,裂了你的心也碎了,硬是要乾到不行的土塊接上一塊濕潤的土塊,交往期間(燒窯升溫)發現意見不合,它會爆炸給你看!畢竟要兩個不適合的人在一起,終究會爆炸分手。

 

所以說,陶瓷像是一個很守規矩的金牛座,要給他適當的時間去硬化,在時間點賜予它變化,這時創作者心急,只會會逼死它,逼到他鑽牛角尖,鑽到十八層地獄,然後死不瞑目,這樣形容非常的貼切。

 

簡單來說陶瓷成型速度非常快,摧毀速度也是秒殺,生死一瞬間,死的原因很多種,例如脆裂,推太多土(吃太多梗塞),推入火坑當中(窯)升溫太快,改不上水氣出來的速度,就會爆炸GG。但不要以為素燒完(850度)人生就會是彩色的,這時候又要經歷釉燒,又是一次進入火坑的命運,可能窯(GOD)這時候心情不穩定,就讓你哭哭,出來就像晶球一粒粒,一顆顆,像滿面豆花,雷射也除不乾淨,所以說推入兩次火坑後,你的作品還能夠見世面,那它給足以對他死去的兄弟姊妹十八代有個交代了。

 

—楊宗嘉

 

 

 

學習如何練土、不讓土包進空氣、保持土的水分、塑形、變化、裝飾、上釉,9周後,會燒製完成屬於自己的陶瓷作品。

 

—李薇

 

 

 

 

陶瓷工作室有一台由學長捐贈的音響,大家都可以輪流帶自己的音樂播放,填補做作品的太過寧靜或是排解一個人在工作室的空虛。而一旦在有第二人的場合播放音樂,就即刻開啟了一個戰場——一個攸關品味的戰場。不同的節奏,不同的曲風,不同的偏好,不同的權力族群。

 

偶爾會聽說有人撥放了什麼歌曲令在場的人會偷偷問是誰的歌單(其實就是想換歌,然後自我評估與那個人在工作室的地位再決定要不要問那個人),或是聽說誰誰播了歌被人質疑然後自我反省或覺得羞赧。決定品味的其實就是權力,音樂播放的權力輪轉其實似乎也可以代表在陶瓷工作室地位輪轉。

 

看似平等分享的音響,每個人扮演的依然是不同的角色;不自量力的竄位者、無知的平民、旁觀者、老屁股……。說這是展現權力的地方絲毫沒有言過其實。

 

—廖弈如

 

 

 

 

© 2015 by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第七屆系展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