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1 / 2

蔡佳宏

 

 

 陶瓷  45x30x25 cm

 

著重在手在土上留下的肌理

不同的施力輕重所產生的樣貌

喜歡介於生物與植物的有機型態

訪談編輯/黃雅云

 

 

擔任吉他社社長的佳宏,在系上是出了名的森林系少女,有著精靈般的嗓音,聽她的歌聲總會彷彿身在森林之中......


小編:我想先聽你說說你的創作理念。

 

佳宏:以有機型態為主,自身創作時手的痕跡造成土的變化,過程中是與土的對話,思考著人與土並擴展至自然的連結與關係,我們與大自然的連結是緊密,但同時又疏離的,而我在與自然的觸碰中能找到最真實純粹的平靜,透過創作連結使我親近感受他的呼吸。


小編:佳宏是位喜歡大自然的人嗎?

 

佳宏:摁,很喜歡!


小編:平常有親身體驗大自然的習慣嗎(例如:爬山、衝浪、溯溪......)?

 

佳宏:這當然也喜歡,而且我尤其喜歡水,無論是海洋或者溪流,在水裡的感覺對我來說真的非常享受。

 

小編:妳從創作理念中提到與土的對話,這個點令我很感興趣,能不能再多說一點妳對於土,或是土給妳的感覺?

 

佳宏:根據土的軟硬做出最適合它的型態,例如說:當它因為我的動作而有了斷裂或者孔洞時,我也會保留那自然產生的狀態,不特別干涉,因為那是那個當下發生的事,當給了土更大的空間發展,他就越充滿自己的生命力,這對我來說就是一種溝通吧。

 

小編:以上令我聯想到「隨遇而安」一詞,佳宏認為自己是位隨遇而安的人嗎?

 

佳宏:恩,也可以說順其自然吧。
 

小編:想聽聽妳認為「交換」是什麼?不用硬扯上關係,但是想聽聽妳所定義的「交換」是什麼。

 

佳宏:嗯......簡單來說以物易物吧! 無論那是物質還是非物質。

 

小編:那麼,未來還會讓這系列的作品繼續發展下去嗎?

 

佳宏:嗯! 會繼續下去, 其實在它之前已經有過一個型態一了,它是同系列的第二個。

 

小編:好奇的問一個問題,假如,佈展時作品不小心損壞了,例如裂成好幾塊。妳會選擇以它損壞的方式繼續呈現,還是修補它(例如黏),還是就不展了?

 

佳宏:應該是損壞的方式吧!但是佈展方式應該會改變。

 

 

小編:對於自然及生命感受力強的佳宏,果然是順其自然的人,不過相信一定也是個行動力與應變能力強大的女孩呢!謝謝妳與我們的分享喔!

© 2015 by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第七屆系展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