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穩。動
江羽珊
木頭、樹皮、壓克力顏料 尺寸視場地而定
在一塊不穩定的土地上尋求信任及依賴關係。
一個人在國外的半年,遊走各種城市,到底哪裡才算是我的家?
到底誰才可以值得被信賴?
訪談編輯/彭薇
個子嬌小可愛的羽珊,在大一的時候養了一隻混血王子―咪波,
時常可以在各個地方看見他們的身影;五宿、六宿、新系館、木工陶瓷纖維教室。
來看看喜愛做木工的羽珊,他創作出的作品吧!
小編:可以講講你作品的理念嗎?
羽珊:在一種不穩定的狀態下,尋求穩定的信任及依賴感,但那塊地卻沒有停止
晃動過。一開始想整理這半年去德國留學的感受。一個人在國外的半年我發現,不管對學校還是對人,都跟自己的想像中的有極大的落差。在那半年內交的朋友,我發現我沒有辦法信任它,不管是或不是台灣人都是。
在那半年內所住過的地方,我感覺不到哪兒才是我的家,不管我在那住了多久,那些房間那些床,感覺都只是個暫定的棲息地。
我覺得我只是在各個不同的城市間遊走。
小編:對你來說現在南庄的家,也有這種感覺嗎?
羽珊:恩…不是欸。只有南庄的家才是真正的家,不只是因為時間的因素,而是和家人之間的關系,是主要的原因。
小編:對於作品裡木頭的小房子,對你來說,材質還有其他可能嗎?
羽珊:沒有 。有一部分的原因是 : 木頭,是家具、房子最古老最基本的材料來源。也有一部分的成分是:木頭,一直讓我有種溫暖的感覺。家,對現在的我來說,也是種溫暖的根源。
小編:評圖老師談到關於你作品當中樹皮的捲度想表現的是?
羽珊:樹皮本來具有保護,但是同時有脆弱這兩個特徵。
樹皮還在樹上時,它具有保護的作用;但當樹漸漸死亡時,樹皮跟著支離破碎的掉落 。我著迷於它支離破碎的狀態,因為這就像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一樣 , 當我們信任對方時,就跟樹皮一樣的強韌;但一旦發現有裂縫,就會分崩離析。
關於老師建議我的部分是,或許我該嘗試將某些拼湊成更大片的樹皮,宛如回到樹上那般的圓弧狀,或許會讓人聯想到其他的可能,而它將會是我的下一個嘗試。
小編:關於校內評選時,佈展方式為吊在展場。小編還蠻喜歡那種佈展方式,而對於放在樹下草皮上的對你的差別意義是?
羽珊:我原本想像作品的氛圍是劇場式的那種,周圍暗暗的,然後有一個明顯的登陸路徑打在作品身上,加強他們的視覺感,但是於展場內卻沒有完整達到。而我第二次評圖時,將它放在樹下的草皮上,是覺得既然它已經從樹上掉下來變成支離破碎的樹皮了,就算我用更種方式強迫她回樹上,它也不會屬於那棵樹。
小編:對於你這件作品或是信任這件事,有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嗎?
羽珊:我覺得信任就跟買房子一樣:一旦它崩毀,就怎麼樣也救不回,就算補回來了,它也不會跟之前的房子長的一模一樣。但是也不要把這件事情放太大啦~就像說謊,每個人一定會說一點小謊,但是就是看那個人的可信度。
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吧!不要太肯定或太絕對!
小編:對於羽珊來說半年的德國交換期間,所體認到一些遊走於各個地方的感受,將信任議題帶入材質本身給她的溫度,希望他能繼續勇敢的嘗試下一個計畫,也不要對於人與人間的信任感,感到太灰心的!